>首页> IT >

菜鸟网络八年双输:客户怨声载道,快递疲于奔命

时间:2021-11-27 20:53:03       来源:腾讯网

图源网络

作者| 林乐诗

晚上8点50分,广州越秀区一条幽静的小巷里,手挽公文包、一身白领装束的陈韦(化名),在夜幕中行色匆匆。

几分钟后,她再次出现,艰难地抱着3个快递走进小区,最上面的箱子已经顶到下巴。

“晚一点怕关门了,”她对财熵说,“今天人算少了,前几周就是‘双11’那会儿,这个时间点排队拿快递的人都排到街口那边了。”

陈韦表示,搬进这个小区两年多以来,快递几乎都是自己下班后去取,好多次加班回来驿站已经关门了,还要等第二天。她在淘宝送货“偏好”设置那里已经关闭了驿站服务,但由于平日家里没人,快递员都习惯性地直接送到菜鸟驿站去了。

“平时下班回来顺手拿个快递也没啥,主要是个别快件太重搬不动的,我提前打电话要求送货上门摆在家门口,但是快递员无视了,统统丢去了驿站。”她抱怨道,“后来联系快递员,他把皮球踢给了驿站,还理直气壮跟我说‘在淘宝买的东西,就该放去他们家的驿站,送货上门的活也是驿站做的’。”

但是陈韦表示,菜鸟驿站很少会送上门,“他们自己可能也忙不过来吧,店里人手只有1个。”

陈韦的遭遇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消费者身上。每年双11过后,黑猫投诉平台总会涌现一大波关于快递的投诉:拒绝送货上门、拖延送货、虚假签收、丢件……不同于陈韦,更多人将问题的矛头指向菜鸟驿站,而不是快递员或快递公司。

图源黑猫投诉

谁赚了“最后100米”的钱?

“在菜鸟驿站出现之前,快递一直是送货上门的,但是驿站的出现,成为了快递员‘光明正大’偷懒的理由。驿站方便了快递员,却是以牺牲用户权益为代价。”社交网络平台知乎上,多位用户表达了类似的观点。

这里说的“方便”,是指菜鸟驿站和快递公司合作,由驿站代收快件。虽然快递公司需要从每一单快递费中分一部分给驿站,但这大大节省了快递员派送“最后一公里”的成本。

作为阿里巴巴集团(09988.HK)菜鸟网络旗下的一个重要品牌,菜鸟驿站2013年横空出世,致力于解决末端快递派送难题。要知道,“最后一公里”的快递配送,一直是“硬骨头”。据统计,这部分运输成本占据整个物流过程的30%,尤其在一线城市,运货车通行难、停靠难、收费多。

“菜鸟驿站其实也愿意接送货上门的单,因为它们平台有给补贴。”匆匆说完这句,该快递员就赶着去完成绩效了。

财熵走访广州越秀区多个菜鸟驿站后了解到,很多工作人员确实主动推销送货上门的服务,还积极展示如何申请服务的流程。

其中,位于西华路的菜鸟驿站负责人透露,菜鸟平台经常派给驿站“任务”,通过“做任务”可以获得奖励:“几个月前平台通知我们驿站开通‘淘系包裹上门服务’,因为嫌麻烦,只开了‘半淘’,‘全淘’的话补贴会高很多。”

一家菜鸟驿站门口,财熵摄

据知乎网友“快递江湖”介绍,所谓的补贴是指在淘宝买的包裹,用户可以向菜鸟驿站申请送货上门,淘宝将会对上门的驿站进行每件零点几元的补贴。

在此之前,很多菜鸟驿站的主要收入来自每单0.3-0.6元的快件寄存,每单5元左右的快件揽收和代寄。按一日500件寄存快递和20件代寄快递推算(越秀区一家小型驿站给出的平均数据),一家驿站的月收入在10000元左右,但扣除门面租金、水电费以及工资后,分摊到每个人身上可能“还不如在外面打工”。

这大概也是为什么菜鸟驿站如此“主动拥抱”送货上门的补贴政策的原因。但也有驿站工作人员向财熵表示,“补贴其实根本没多少(每单几毛),本来驿站人手就不够,如果要送货上门还要另外雇人帮忙,如果当天货物量特别多导致送不过来,还得挨投诉,所以基本无视了这个补贴。”

表面上看,菜鸟驿站的店主赚到了“最后1公里”的利润,但赌桌之下,这场战争似乎没有赢家——消费者怨声载道、快递员疲于奔命、驿站老板“打骨折”转让……而阿里系的淘宝,还要为终端的上门派送服务“倒贴钱”。“零和游戏”不知何时起,诡异地变成了“负和游戏”。

而且,回到最初的问题:免费送货上门,本来不是快递所包括的服务吗?

阿里的野心:菜鸟意欲何为?

8年前,从阿里巴巴CEO位置上刚刚“退休”的马云拉来浙商朋友圈,成立了菜鸟网络。创立之初,马云就向股东坦言:做好十年不赚钱的打算。

图源亿欧

当时的“菜鸟”还只是“雏鸟”,主要是为解决双11快递爆仓问题而生——2009至2013年,双11带来的增长迅速冲垮阿里巴巴后端的物流体系。

菜鸟网络的解决思路是,通过搭建一个基础设施和数据应用平台,为快递公司优化物流配送过程中的仓储配送,从而提高物流效率。一个典型的例子是,双11之前,淘宝会建议用户将要买的商品先放入购物车。其目的是,商家和菜鸟可以根据预售的信息进行备货,提前进行调仓。

对此,马云是这样说的:“你信不信,在你下单之前,就能把东西送往去你家的路上?而菜鸟的使命是,10年时间内,让中国点对点的物流,24小时必达。全球,72小时。”

送货和卖货之间,绝大多数企业会选择后者。一直以来,和销售、产品、运营等部门相比,供应链部门附加值偏低,是企业内部最“弱势”的存在。

但菜鸟多次强调自己的身份:不送物流,是一家正儿八经的互联网公司。同时,马云对菜鸟网络的前景充满希冀。据说,阿里内部原本计划给这个公司取名“地鼠”,这是对应了“天猫”,一端对供应商,一端对消费者,寓意“地网天罗”。

阿里的愿景很远大:要打造一个供应商和消费者都依附的平台。离开它,产品找不到消费者,消费者找不到产品。

即便理想很美好,但在创立初期,马云还没有完全想清楚菜鸟网络的商业模式。虽然他多次强调,菜鸟不抢快递生意,这番承诺赢得“三通一达”(圆通、中通、申通、韵达)信任和真金白银的注资。但快递公司对菜鸟网络始终猜忌难消,待反应过来,它们已被菜鸟网络牢牢捆绑——

首先,快递公司从商家端揽件依赖淘宝天猫,用户端的订单也要来自菜鸟裹裹;其次,“通达系”的仓储和运输,需要用到菜鸟网络的仓配体系;最后,末端配送也离不开菜鸟驿站。

“江湖规矩江湖定”,2016年,时任菜鸟网络CEO童文红用“江湖”一词解释和合作物流企业的关系:“很多人说菜鸟定规矩,其实不是,规矩是江湖定的,这张网不属于菜鸟,属于谁不重要。”

然而,同年菜鸟联盟的建立,却基本落实了菜鸟在这张网中“规则制定者”角色。按照规定,加入菜鸟联盟的物流公司,需要依据菜鸟制定的服务标准,推出当日达、次日达、定日配送、夜间配送等服务。

与此同时,阿里巴巴有意增加在物流行业的影响力。继2008年将第一笔物流投资贡献给了百世快递之后,阿里在2015年投资了当时年业务量第一的圆通;但第二年,圆通即被中通超过。于是在2018年5月,阿里又投资了排名第一的中通快递;随后两年,阿里分别出击申通和韵达快递。现在,一个麻将桌也凑不下阿里参股的快递企业了。

随着菜鸟驿站“免费送货上门服务”的推出,“申通们”可能还有更长远的担忧。陷入价格战已久的“四通一达”人员流失严重,被迫节约成本,菜鸟的“雪中送炭”看似缓解了最后一公里的派件压力,实际上可能无形中隔离了收件人和快递公司之间的联系。

在知乎上,多位网友认为,菜鸟驿站的角色,部分取代了快递员的职能:“菜鸟打造整个物流的闭环,或将完全取代快递的收派转运签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环节,快递公司将慢慢变成快递的搬运工,成为阿里物流生态链中价值最低的一环。”

图源知乎

这些观点,和2016年京东掌门人刘强东辛辣的点评遥相呼应。当时刘以带着几分嘲讽的语气评价道,菜鸟网络的合作伙伴只是“高度依赖于平台的搬砖头、打酱油者”,利润微薄,“最后,几家快递公司的大部分利润,都会被菜鸟物流吸走的”。

从阿里的角度看,淘宝对菜鸟驿站上门件的补贴,支出或许杯水车薪,但好处显而易见:例如大大提升了自身平台用户的购物体验,进一步优化电商的基础设施建设,从而反哺平台成长。可以说,菜鸟网络最终成为阿里电商帝国的“腿”,为阿里跑出了一片疆域。

事实上,先给客户带来溢价,再从这部分溢价中分羹,这种盈利思路在阿里巴巴一些业务中也普遍存在。比如阿里的“口碑”,和饿了么合并之前,其收入来源之一就是通过“赋能”商户,节省商户营销成本,未来从中分成。

不过,菜鸟网络的“星辰大海”,似乎在更远的地方。

“菜鸟”的翅膀硬了

从菜鸟的官网可知,菜鸟正在“编织”六张网:快递(菜鸟裹裹、菜鸟直送)、仓配(国内供应链、C2M)、末端(社区驿站、菜鸟驿站)、全球国际网络(全球包裹、货运、供应链服务)、农村(菜鸟乡村)以及地网(菜鸟地网)。

目前,菜鸟的增长主要引擎,并非来自传统的快递、仓配业务,而是来自全球物流、智慧供应链等新兴服务板块。

阿里巴巴最近发布了2022财年的二季度财报,数据显示菜鸟当季收入同比增长20%至98.46亿元。这个增量的背后,跨境及全球零售商业业务成为了最大功臣。

正如虎嗅报道所指出的,海外网络是一个可能成长出包含“大型快递公司”+“大型落地配公司”的蓝海。国内电商在过去15年间的发展,也有赖于这两个群体,即以“通达系”为代表的“一地发全国”型快递公司,和以京东为代表的落地配公司。

但阿里巴巴先后错过了最佳布局时机。早在10年前依靠电商浪潮下野蛮生长的“通达系”,已经拼出了一个刺刀见红的国内快递市场;而将每轮融回来的钱大把砸去物流的京东,也打造了一个堪称地表最强的“地网”——全国几乎县县有仓,超90%自营订单可以在24小时内送达。

所以,在快递内卷时代,对于菜鸟网络来说,“出海”更像是一个无奈的出路。这意味着,菜鸟要将快递在中国走过的路,放在国外再走一遍。其背后少不了的,是大量的烧钱。

2019年之前,菜鸟网络还是阿里巴巴旗下一个“扶不起的阿斗”,但营收端和增速端贡献有限的它,却得到阿里特别的重视。

2017年9月和2019年11月,阿里巴巴对菜鸟进行两次大手笔增资,持股比例从47%增至51%再到63%。其中第二次,以233亿元的金额,刷新了当时收购饿了么以来的最大单笔投资。

2017年,菜鸟还得到了阿里巴巴1000亿的“支票”,这白花花的1000亿,将致力于“打造一张中国24小时、全球72小时必达的物流网络”。

于是就有了海外仓大规模的建设。据悉,2019年与速卖通(阿里巴巴旗下的一个电商平台)合作达到的海外仓数量就达到94个。截至今年9月30日,菜鸟网络运营着超过300万平方米的海外仓。菜鸟依托海外仓在清关、末端揽收/配送等环节提供的服务,对标亚马逊FBA业务。这部分物流收入让菜鸟网络开始“回血”。

今年2月公布的阿里巴巴2021财年报告显示,菜鸟首次实现正经营性现金流。这意味着,马云昔日口中“不赚钱”的菜鸟网络,也开始对集团做出贡献了。

图源阿里巴巴2021财年报告

2020年,菜鸟网络杀入全球独角兽榜单前十,估值高达2000亿元。但在菜鸟CEO万霖看来,这还不是值得高兴的时刻,“现在是菜鸟的大航海时代。他在今年6月的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表示:“菜鸟需要的不是盈利,而是需要加大投入,多几艘航母。”

单纯快递揽收、配送抢占的存量时代已经过去。菜鸟今年6月表示,鼓励从较为成熟的驿站业务上开拓诸如社区团购之类的商业项目,这算是寻求增量业务的一个新尝试。但财熵就此问过一些驿站老板,个别人表示暂不考虑开拓社区团购,因为“实在忙不过来”。

每一天,中国有超过2亿个快递包裹在路上奔跑。菜鸟也仍在喊着8年前马云在创立时立下的口号:“全国24小时必达”。但你不妨打开菜鸟APP看看,自己有多少份快递实现了当天送达的?

理想与现实之间,还相差一条鸿沟。

关键词: 菜鸟网络八年双输:客户怨声载道 快递疲于奔命 快递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