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空心病”:我的病,是没有感觉

时间:2023-04-22 12:51:40       来源:安慰记心理

前几天和店长讨论选题时,我十分震惊地发现,做心理科普这么多年来,有一个主题竟然一直没有聊过——“空心病”。

之所以会如此震惊,是因为这个词从诞生开始,存在感就实在太强。一群成绩优秀的“天选之子”,内心却无比空虚、孤独,感受不到意义,甚至想要放弃自己的生命。外在表现极端的“好”与内心世界极端的沉重与黑暗,共同构成了一对强烈的冲突,令人无法忽视。

并且,在这些年里,“空心病”的涉及人群,也从大学生逐渐扩散,从青少年到中年人,似乎都可以被“空心”的意义危机所困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所以,今天就让我们弥补上这个遗憾,好好聊聊它。

1、“空心”,是与自己的感受失联

首先我想要说明的是,“空心病”其实并不是一种心理疾病,它并不符合任何专业的心理疾病诊断标准。它只是一个比较生动形象的概念,在形容一种令人十分痛苦的状态。

符合“空心病”定义的人,往往具有这样一个特征: 缺乏目标和动力。他们对于自己要做什么,感到迷茫、乏力,但他们并非不知道自己“应该”做什么,恰恰相反,他们往往深知什么是好的、“正确”的。 在一篇发表在《南风窗》的文章《我得“空心病”这几年》中,作者这样描述这种状态:

即便我知道,有一些东西在等待我起床后去完成,但我只是“知道”,仅此而已。认知这种东西,被封锁在大脑内部,而我的头距离我的身体十分遥远。

这种头脑“知道”应该做什么,身体却“做不到”的割裂感,提示着一种心理功能的不足: 只能懂得道理,却无法形成自己的意愿。而目标与意义感,就是在一次次面临选择时,由一个个小小的意愿组成的。

关于道理与意愿,心理学家Coates曾经做过这样一个比喻:道理就像是“菠菜有涩味”,而意愿则是“我讨厌菠菜,它的涩味让我恶心”。

透过这个比喻,我们可以发现,它们之间的差距,就是自己的主观感受。同一盘蔬菜,有人喜欢,有人讨厌;同一部电影,有人看得津津有味还要二刷三刷,有人看到一半就愤然离场。这些感受不一定正确,甚至不一定健康得体,但它们驱动着我们,去做出每一个属于自己的决定,让我们成为一个真实的、鲜活的人。

然而,被“空心病”所困的人,却往往无法清晰地描述出自己的感受。面对工作offer,他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分析利弊,但却很难说出自己喜欢什么;与别人发生冲突时,他们可以理解双方的立场不同,却很难描述出自己是愤怒还是难过。

于是,到了需要采取行动的时候,他们的反应自然就不难预测:“都可以,我怎么样都无所谓。”

然而,在这个“无所谓”的背后,内心的感受可能正在释放一些无比重要的、但却被屏蔽了的信号:“我不喜欢这份bullshit job”“我很生气,我受到了伤害”。

所以,症结的根基,是与自己的感受失联,无法清楚地识别和接收自己内心的声音,自然无法全力以赴地投入自己的生活。

2、“空心”,是不能拥有自己的感觉

其实,要成为一个拥有自己感受的人,并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,甚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前几天刷到这样一条视频:两三岁的孩子贪玩不想睡觉,妈妈就带孩子在外面游荡了一整夜。在这条7分多钟的视频里,孩子一开始是兴奋的,后来逐渐变得疲惫和不安,然而当她提出“我想睡觉”“我想休息”时,妈妈却始终平静地强调“你说了不想睡觉,就要一直在外面玩到天亮”。孩子的请求也逐渐变成了“我小手冷,要妈妈暖手”,最后变成了“对不起”。

在视频下方,许多人留言表示感到不适,甚至是残忍。它的残忍之处就在于,这位妈妈兜了一大圈,只为了向孩子证明,半夜不睡觉是不对的。为了实现“不睡觉”的“承诺”,整个过程中孩子的不适与痛苦,都必须忍着,是不被允许的;孩子从一开始熬夜的兴奋到后期的疲惫,因为自己的感受变了而改变睡觉的意愿,也是不可以的。

根据依恋理论,年幼的孩子是脆弱的,必须依附于照顾他们的父母才能生存下去。如果父母可以恰如其分地回应和确认孩子的感受,鼓励孩子识别自己的想法,孩子会慢慢“拥有”自己的感受与意愿。相反,如果父母忽视孩子真实的感受,甚至将自己的要求强加在孩子身上,孩子会为了维系与父母的关系而扭曲自己的想法与感受,变得不再表达,甚至屏蔽自己的感知。

而在当今典型的中式家庭中,反复强调的往往是“正确”的道理,而孩子自己的感受与意志,却被惊人地忽视了。更讽刺的是,这种强调与忽视往往是以“为你好”为名,让年幼的孩子无法反驳,也难以反抗。

到这里,我并无意责备这样的父母,而是想到了另一个问题:为什么“空心病”会成为近年来的“时代病”?

我想,无论是权威而焦虑的父母还是“空心”的孩子,都在折射着当下这个社会笼罩着我们的冲突:快速的变化与激烈的竞争,让每个人都显得如此渺小和脆弱。也许对“正确”的追求,是我们的父辈基于他们的经验给出的答案——只要变得足够优秀,就能被社会所需要,占据一个稳定的归宿,这种稳定可以抵消不安全感。

然而这个答案无疑是不适合我们的。在当下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,我们最需要仰仗的,恰恰是清晰的自我觉察与判断力,这需要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对当下的感受。而 看似“正确”的选择,很可能是过时的、不适合自己的。更重要的是,它让我们与自己失联,失去了当下最值得信赖的盟友——自己的感受。

其实,关注安慰记的糖丸儿们也许或多或少都曾体会过某种无意义感、与自己感受的失联。而“空心病”,也只是其中一种较为严重的状态。所以,在这里,我想向糖丸儿们推荐的方法不仅适用于“空心病”,在找不到目标、意义,陷入迷茫时,都可以尝试用以下几种方式,重新找回与自己感受的连接。

1、从感受身体开始。

如果你对情绪比较陌生,那么可以从感受身体开始。身体是我们心灵的载体,它时刻在以各种方式传达着各种信号。开心和舒畅时,我们的身体会变得放松和伸展,而愤怒、不安、悲伤时,我们身体的一些特定部位会变得紧张,甚至是疼痛。可以试着在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中,与自己的身体进行一次对话。

《自我关怀的力量》一书中,介绍了一种“自我关怀身体扫描”。平躺在床或地板上,从头部开始,注意身体各个部位的感觉,是否有任何的痛苦与不舒适,如果有,试着花一点时间去体会和关怀这里的痛苦,逐渐让自己放松下来。经常练习,可以让我们更加熟悉自己的身体,逐渐接受,自己是一个有血有肉的存在。

2、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感受。

糖丸儿们可能对情绪日记已经不陌生了,它的重点是,用语言将自己经历的客观事件与自己的感受(包括身体感觉与情绪感受)描述出来。如果可以,还可以再多描述一下自己的意愿。

就像前面提到的菠菜的隐喻,在情绪日记中的版本就可以是——“今天吃了菠菜,这个味道让我感到恶心,我最近再也不想吃了”。用这样的方式,我们在不断地练习重新建立事实与自己的感受之间的连接,不断确认,自己自主意愿的存在。

随着这篇文章接近尾声,我突然发现了为什么这个话题一直被我忽视。这不是偶然,而是一场下意识的排斥。这个排斥,也恰好反映出了我自己的视野盲区。

在做心理咨询与科普的这些年里,我不止一次地与不同的人聊过空虚、无意义感,也聊过如何找回自己的感觉,但是唯独没有用“空心病”这个词来定义这些困扰。可能就是因为,我还在读研时,刚好见证了这个词的提出过程。

不同于抑郁症、焦虑症等已经被人广泛熟知和接受的词汇,“空心病”作为一个新的概念,是新的,也是“自上而下”的。它的出现,带给了我一种极具冲击力的体验:一些人作为权威,正在以第三人称视角,以一种“为你好”的方式,自上而下地定义年轻人的“病”。

而这种视角,恰好也暗合了“患者”曾经长期经历的“致病因素”——“有没有人问过我的感受如何?这个词,可以代表我、定义我吗?”

直到这次查资料时,看到了《我得“空心病”这几年》的作者,写了这样几句话:

是我选择了空心病,选择非要问出“人生有何意义”这样难回答的问题。

某种程度上说,我也绝望地相信,我“选择”空心病,某种程度上是因为空心病对我具有重要作用。

空心病带来的问题,是一种抽象的、有关人生哲学的痛苦,投入这种巨大的痛苦当中,或许可以掩盖或逃避其他令人恐惧的东西。

我突然意识到,也许我们作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,也可以作为主角,与“空心病”这个词产生联结。这一刻,“我”可以定义自己的“病”。这又何尝不是一种自我认同呢?

愿我们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,找到自己。

【安慰记心理小店,一个有超多实用方法和工具的心理便利店,欢迎来坐坐。】 同名公号:安慰记心理小店 回 兔子洞 体验免费心理树洞 回 平行世界 参与心理能力训练 回 工具包 得免费心理自助工具包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