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知道,京东的核心竞争力在 3C、家电与快消品,而这些强势品类强就强在自营模式下质量和售后服务的保障。
【资料图】
百亿补贴里,如果这些强势品类的自营店铺不参战,那补贴打的就不是真正的价格战,而是通过通过 “轰鸣” 的雷声、“细小” 的雨点,打个宣传和心智回归而已。
一、过去两年,你被京东套路了吗?
海豚君疫情这几年关注京东在强势品类上的销售套路,会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感受:平常非大促时段的日销上,京东为了利润会以微高于同行的价格销售。而对于刚需 + 重质量的消费者,也会接收京东略微的 “品质” 溢价。
根据海豚君的亲身经验,在大促期间,京东对某些商品有时也能做到全网最低价,但是这个价格优势基本稍纵即逝,京东会根据销售情况实时调整价格。比如说,卖一件商品,由于既要销售额又要利润,通常会先降价做销售额目标,目标完成后立马会提价转为利润目标。
这种 KPI 对应到用户的实际感受就是:促销开始的时点很有价格优势,但在便宜的价位上完成一定量之后,价格就会上调。真想在京东上淘到便宜货,消费者要一直盯着价格变动才能抢得到。所以,这两年京东可能是为了做利润确实了流失了一些价格敏感型的用户。
二、百亿补贴的京东版,不看热闹,看门道
京东百亿补贴频道已经推出,位置上紧挨首页十宫格的下面,频道排列上:除个性化推荐算法的 “精选”,固定频道前三频道是手机/电脑、家电与名酒,刚好就对应 3C、家电和消费品三大强势品类。
而细看里面排名靠前的单品,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:除去 iPhone+ 茅台这写玩烂的营销品牌,其余参加百亿补贴的商品其实大多都是来自 POP 商家。
这里有一个要澄清的点:有点的商品点进去之后,写的是京东 1P 的自营店,但看商品写的是门店发货&售后,或者是京东发货、店铺售后。
这类商铺很有可能是 FCS 商铺,这类商品一般需要入京东仓,服务和发货上都全面对标自营,但是营收模式上依然是 POP 类的流水扣点模式。
真正的自营,除了苹果、名牌酒水,和一些小厨电品牌之外,参与京东这次百亿补贴的并不多。
会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?从补贴逻辑上来强,要强调性价比心智,确实是要补贴自己的强势品类。
1)自营很难参战:但这些标品品类背后品牌一般都是行业龙头,有比较强的相对溢价权,自营很难大范围进行价格补贴。
京东作为品牌最大的渠道商之一,有维护价格稳定的义务,过度进行补贴价格战,会导致终端价格差距过大,影响品牌的价格稳定体系,和其他经销商的利益。因此,自营商家要广泛且大力地进行价格补贴,需要和品牌商进行谈判,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。
因此,自营只能贴几个有营销噱头的特殊商品,比如苹果、茅台等。而且库存深度也会是个问题,很难走大单品爆销的补贴模式。
主要是因为这类商品自营货盘毛销差是一本基本固定的死账,京东赚的是进销价差,要交整个商品进、销的增值税,如果销项税对应的价格还没有进项税的进货价高,等于除了补贴价格本身,税上都要倒贴。
2)POP 能贴出来气候吗?用 POP 商品补贴,相当于京东去补贴小渠道商的价格,不用京东作为最大的渠道商去跟品牌交涉,操作起来会容易很多,商品池容易做大。
而从 POP 商家的角度,补贴能够店铺和平台双方分担,还附带送坑位(百亿补贴坑位)、流量(商品带百亿补贴标签),用部分商品的补贴换取大量店铺流量何乐而不为?
另外一方面,京东对 POP 商品变现模式是流水抽成,对 POP 商品做补贴,其实相当于送流量坑位,或者是减少扣点,不会倒搭进去税费上的贴补。
因此,用 POP 商品补贴也更加顺理成章。只是,这里的问题是,没有自营商品的实质性参战,只靠 POP 商家去补贴,又能有多大地动销,带来多少增量的 GMV 呢?
海豚君注意到,一些看热闹看不清门道的人还在喊出来要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有福了,因为可以靠着京东的百亿补贴去库存。
这个明显是又被京东的营销给 “套路” 了:没有真正的动销,就不会有真正的去库存,况且目前半导体的库存主要集中在中上游(类似高通、英伟达等等),终端如小米的库存最难受的时候是去年,今年终端电子消费品的库存压力已经在逐步缓解了。
三、结果会是什么呢?
京东这一波通过老早的提前剧透,各路人士的报道和分析,百亿补贴已经做足了戏份,作为刘强东回归经营一线的出场秀,以及京东扳回用户心智的营销套路,已经算是十分到位了。
对应京东报表端的影响,很可能的结果是京东自营零售 GMV 增速仍难有实质起色,利润率小滑下滑;而 POP 收入增速放缓明显,集团整理利润率有一定侵蚀。
真做成自营也实质性参与的长期战争,京东大概率会伤敌八百,自损一千,并失去自己的服务特色。再加上流量盘子 + 流量价格的实质性差距,京东要扭转拼多多在用户中的性价比心智,概率并不大。
历史上,京东雷声大、雨点小的补贴多了去了,百亿补贴除了影响拖累一下京东的盈利节奏之外,其他恐怕很难有实质改变。
对于一个重资产 + 重人力模式的生意,与其说对外比拼价格,不如对内比拼一下经营效率,看看如何提高一下零售业务单人 GMV 的创收能力。